便宜卖了,一块钱一斤,两块钱三斤!
《怪诞行为学》里第一章讲讲述了这么一个关于经济学人杂志订阅的案例。订阅者有如下几种选择:
- 单订电子版:59 美元
- 单订印刷版:125 美元
- 合订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125 美元
《怪诞行为学》的作者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商学院的 100 个学生中做出调查,结果如下:
- 单订电子版 59 元:16 人
- 单订印刷版 125 美元:0 人
- 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 125 美元:84 人
《怪诞行为学》里第一章讲讲述了这么一个关于经济学人杂志订阅的案例。订阅者有如下几种选择:
《怪诞行为学》的作者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商学院的 100 个学生中做出调查,结果如下:
对不起,我起了一个骇人听闻的题目,有夸张的嫌疑。因为要得出这个结论,必须对地球上每一个活着的人进行调查,确定他们都是民族主义者才行,但它确实代表了我的一种真实的情绪,姑且就非理性一次。加上一些修饰语可能会好一些:在一定范围内,人人都是民族主义者。
促使我得出这个结论的在一次校园事件中“人民群众”的表现,当然,人民群众就是各位同学了。
在前两天,我所在的大学的图书馆发生了一起桃色事件:“研修门”事件。简单的说一下事情经过,我们学校的图书馆除了公共自习室之外,还有一些包间,这些包间称为“研修室”,顾名思义,学校设立研修室的本意当然是给那些学习起来、研究起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同学使用的。客观的说,我们学校的学风相当好,自然这些包间供不应求,因此你要用到这个包间,就必须每天很早起来到图书馆排队申请。就是在一个这样的研修室内,前天晚上七点多,一对情侣在里面嘿咻起来,为了避免被看到,他们用了一把伞把窗户挡了起来。这样,在同一楼层,基本是看不到什么的。但是,由于图书馆构造,在楼上,可以根据雨伞后面若隐若现的男主角的动作想象出窗户里发生的事情。由于那把雨伞的作用,你大概只能看到一个男生的头发和他光着的脚,女生应该是躺在课桌上,但全身被伞遮住。于是当场在图书馆引起轰动,自然有人拿出手机拍下了一段视频。于是当晚一直到昨天晚上,学校内部论坛都充斥着对这件事情的讨论。大部分同学的观点还是在声讨这两个当事者做事不分场合不分地点的。另外还有很多好心者呼吁要保护当事人,希望快点平息此事。
曾经,成功学的书席卷大江南北,在各地校园的书摊上、各机场书店里,各种标有拿破仑·希尔、卡耐基、陈安之、唐骏、李开复等等带有各种闪耀光环的名字的书被各种人群所亲睐。其实不难理解,每个人都渴望获得成功,大部分人都会不满于现状,尤其在这么一个浮躁的年代,“成功”即意味着摆脱“蜗居”的生活,摆脱被人随意欺凌的命运,摆脱富家子弟对你瞟来的“你是农民”的目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只有成功,才能体体面面有尊严的活着。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你还记得《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世界因你而不同》、《做最好的自己》的风行吗?当然,这些都是有来历的书,没来历的那就更是汗牛充栋了:《大格局》、《10天改变一生:终极突破》、《6秒钟改变你的情商》、《30天改变你的人生》、《35岁前要做的33件事》、《20几岁,决定女人的一生》、《20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20几岁,可以改变女人的一生》,《20几岁了,别再犯迷糊了》…….看出什么了吗?大部分此类书籍都是针对思想并不成熟的、还在懵懂状态的年轻人群(当然,我也是此类人群)。这些人急切的需要一些偶像来给予自己精神力量,于是,时势造英雄,各种大学生教父出现了。
长时间不练英语,水平日下。闲来无事,找到一段视频尝试翻译一下,该视频应该是 1996 年美国电影学会为伊斯特伍德颁发终身成就奖的一小段内容。本来作为听力练习,听懂大意就可以了,但刚好金凯瑞和伊斯特伍德又都是我喜欢的演员,就尽量精听一下吧,权当借机做些整理。当然,由于水平所限,还有几个地方或者几个单词一直没听出来,就随便安一个词先混过去。
先对本致辞中涉及到的一些名词做个简单介绍:
AFI=American Film Institute
美国电影艺术学院,简称 AFI,美国电影学会。1967 年,美国电影工业已经具有超过 75 年的历史,许多具有开创性的早期电影的胶片正在快速老化、无法得到保存。为了保护民族遗产,成立了两年的国家艺术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联同美国电影协会(MPAA)和福特基金会(the Ford Foundation)一起创立了美国电影学会(AFI)。
连续三天了,晚上十点半从实验室回到寝室后,没有打开电脑,而是捧起了书本(或是新买的kindle)看到十二点。我能真切的体会到一种无以名状的感觉在心里慢慢复苏,久违了!
记得刚上大学时,我还保持着看书的习惯,在身边同学都在准备各种编程大赛、各种电子设计大赛的时候,我整天从图书馆抱回一堆一堆的中外文学书籍。印象中,都是在哈尔滨的冬天,下午或者晚上,我一个人在宿舍楼道里的窗台上,捧着本不知什么书,或许是《The Age of Innocence》,或许是《The Great Gatsby》,看看书眼睛看累了,就抬头看看看窗外纷扬的大雪,偶尔在深夜会遇见对面寝室的技术狂人出来边抽烟边看 DSP 的书,似乎就这个情景一过就过了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