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益动,入驻悦跑圈

从 2014 年开始跑步起,我一直使用的 APP 是益动,最近换到悦跑圈了。

一个跑步相关的 APP,无外乎两个基本功能:数据记录、分析和社交。

先说社交。刚开始跑的时候,喜欢将跑步的记录分享到朋友圈、微博中,后来跑成习惯了之后就基本不去分享了,因为朋友圈里的人都知道我经常在跑步,我也没必要再去浪费这点带宽和存储资源。所以社交方面的功能并不是我选择一个 APP 的原因。

主要原因还是最基本的功能:数据记录、统计和分析。不管哪一款 APP,都不可能一次性就将这些功能做好做全,肯定是需要不断挖掘和完善。而这方面,益动的表现根本不像是一款互联网产品。

使用 ngx.header 修改 Accept-Ranges 的问题

今天有位朋友在使用 OpenResty 时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

他打算用 ngx.header 来修改响应的 Accept-Ranges 头,于是按照惯例做法,在 *_by_lua 脚本中写入 ngx.header["Accept-Ranges"] = "xxx"。在 OpenResty 中,这是一种经常被使用到的方法。

他发现的问题是,当这么修改后,真实响应的 Accept-Ranges 头不是被改写了,而是出现了两个并列的 Accept-Ranges 头,其中第一个的值是他打算修改的值,而第二个 Accept-Ranges 头的值却是原始的值。

如何绘制流程图和结构图

经常会看到一些技术博客在讲解代码的时候,能配上一幅幅精美的程序流程图、结构图,一直都很佩服这样的作者。其实他们大多数也并没有使用什么特别的工具,基本上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 Microsoft Viso、Word、PPT、Windows 自带的画图板等常用办公软件
  • 一些其他相对较小众的绘图软件,例如 Pencil
  • 脑图工具,例如 Xmind
  • Graphviz,使用一种叫 dot 的语言来描述结构并生成图片
  • 利用最基本的字符(连字符,箭头等)来绘制,这种做法第一眼就会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但实际上我个人并不习惯

上面这几类绘制结构图、流程图的方法或工具,我基本上都使用过,但绘图水平实在太差,效率也很低。在读代码的时候,大部分是靠笔、纸这种最原始的工具来完成分析,甚至还专门买了一个白板放在家里。这样往往几幅图画下来后,自己是弄得很明白了,却没法分享到文章里去。

一场噩梦

昨晚上做了一个噩梦,现在想想还不寒而栗。

这个梦有很长的情节,醒来后还回忆了一下,觉得大概可以写成一部小说了。但是现在却只记得一个片段。

忘了因为什么原因,在一番恶斗后,我被一个恶人制服了,一双铁钳般的手扼住了我的脖子。在拼命的反抗中,我的一只手抓住了他的一只胳膊,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样,我奋力用手指、指甲去拧、去挠,但并没有挣脱出来。忽然我意识到,用指甲去挠他的胳膊时,我的另一只手臂却感受到了同步的疼痛,这个念头让我在梦里手脚冰凉。为了确认,我反复的掐、挠,果然我的意识是对的。无论我怎么将力量作用在他的那只胳膊上,这些力量其实都施加在我自己的另一只胳膊上。

口琴与蛋炒饭

2016 第一天这篇日志里,我为自己的 2016 定下的关键词之一是学习。学习这两个字内涵非常深,希望自己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其他方面,都能保持学习心态。这句话似乎我们在读书时每年都会说,说了近二十年。现在再说出这句话来,却是发自内心的体会,人是确实需要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想到如果三年、五年、甚至十年,自己仍然跟今天一样,就会觉得害怕。我希望自己每一年回过头来,总能看到自己的变化。这也是为什么我作为一个程序员,在写技术文章之外,还要写那么多看起来无病呻吟的其他类文章的原因,希望这一篇篇文章,是我人生旅途的一个个刻度。

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等等俗语、谚语,看起来、说出来都是那么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可现实是很多人一毕业就忘了怎么学习了。所以,李笑来提出来一个概念,叫“学习学习再学习”,这三个学习不是简单的重复、递进关系,第一个学习是动词,第二个是名词,第三个是动词,简言之,就是学习如何学习这件事,再去保持持续的学习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