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室友涛从南京来深圳出差,今天特意抽空到广州我家来小聚了一下。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已经有 6 年多没见了,大学四年同处一室的感情还是挺深的,尽管这么久没见面了,仍没有生疏感。朋友之间相处没有生疏感的表现就是,面对彼此都没有交流上的压力,我不用刻意找话题跟你聊天,你也不用刻意逢迎我的喜好,吃饭时我不用担心是否你酒没喝到,你也不用按照我的节奏来喝酒。有一茬没一茬的聊天,一杯半盏的喝酒,自由惬意。

说起来大学毕业都六年了。六年后再见面,我们都已经成家,他还有了一个刚满一岁的女儿。似水流年,流年似水,平日里丝毫不觉得,只有在带有旧日痕迹的事物放到面前时,感慨才会如此强烈。但不可避免的事实是,我们都是生活中的人了。不可能彻夜长谈,不可能一直回味过去。离别才是常态,小聚只是片段。所谓生活中的人,就是对生活本身习以为常,面对相聚别离,不会有太多悲喜。

曾经的我是一个很怀旧的人。记得在六七岁的时候,经常会在睡觉跟自己对话:明天这个时候,此刻就已经成为过去,所以我现在要刻意的想一些东西,明天这个时候好回忆。原来自己小时候,还挺文艺的。

从个人管理的角度上说,过于怀旧当然是不好的。所以,现在我已经刻意做出了很多改变。这种改变花了很长时间,很不容易。难度不亚于吸烟者戒掉烟瘾。

但我并不觉得,一个坦然面对现在的人,比一个沉迷过去的人更值得被人尊崇。面对时间、宇宙,一切都太渺小。即使一个人活着的每一天都能活在当下,到死的那一刻,我相信过去的影像还是会在脑海中跳跃闪回。所以,如果让现在的我去劝说一个正处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的少年,我还真不知道该如何组织语言,让他听信于我。

我想我只能说出“尊敬时间就是尊敬自己,尊敬自己就是尊敬时间,所以不要让时间白白流失掉”这类无聊的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