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略算来,从把校内网的帐号注销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年多了,甚至一度我都不知道校内网已更名为人人网。

其实远离人人网并不是对它有多么不满意,曾经我也喜欢疯狂的在上面刷新页面,观看同学们的各种分享,虚荣心来了的时候也会写几篇自以为文艺实质很二逼的日志,然后神经质似的刷新来访列表,看到有评论来了心里也挺美滋滋的。有一段时间疯魔到了每次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网址收藏夹里的校内主页。渐渐的,我发现自己是被它给绑架了,于是在某天一咬牙将所有的日志、留言都删掉,然后注销了帐号,直到今天。

其实,现在想想,当你沉迷一个东西,然后在某个阶段顿悟,狠狠的骂它绑架了你,这个逻辑很强盗。在我们一路走来的这么多年里,在每个阶段总会有一件或几件事物非常流行,让很多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就像小时候的游戏厅,初中时的古惑仔,高中时的传奇。不管校内出现不出现,在大学那个带着些空虚的时间里,总有让你为之着迷的东西。当我们沉迷于某个事物,然后在某个时刻觉醒了,然后怒骂其绑架了自己并决绝而去的做法实质是在承认自己内心的软弱。

那么,三年过去了,现在思想更成熟了,知道事物的好坏作用更多的在于自己了,我会不会把自己的时间理智的分配在上面呢?我 的答案仍然是不会。为什么呢?

校内网当年吸引我让我驻足其中的原因无非是其强大的“找人”功能,通过社交网络,这些那些高中、初中甚至小学的同学都能彼此联系起来,看到那些仍然熟悉或已经不熟悉的面孔我更多的是在回忆过去的一些温馨和美好,当然时间是个奇妙的东西,即使当年你过得再苦逼,若干年后回忆起来仍会觉得很美好,应该说人的大脑是个奇妙的东西。对于一个刚进入大学没多久,新的人际关系还没打开,新的生活还没完全适应的人的来说,这种体验无疑是非常棒的。

“找人”只是校内网吸引用户的第一步。慢慢的你会发现,你心中的“女神” A 总在在发些状态或者日志,引你流连忘返;某天有个 美女来访问你的页面了,让你不忍不去回访;同学 B 每天都会发现一些搞笑的视频让我笑破肚子;同学 C 则经常会找来一些类似于“ 80 后的一定知道这些”这种主题的视频或文章,让你不知不觉有想流泪的冲动;同学 D 今天告诉你某个突然窜红的 E 同学的八卦新闻,然后你也毫不犹豫的加入了围观其主页的大军;今天你写了一篇日志,好几位同学都来留言,“那个时候真美好…”让你顿 觉知音可寻;如此等等,不知不觉你就深陷其中了。

但是,所有这种 SNS 网站对“社交”并无多大帮助。慢慢的你也会发现,你心中的“女神” A 发的那些状态或日志,太矫情太做作,不知不觉就看烦了;某天来访问你页面的美女原来只是跟你一样寂寞空虚冷;同学 B 每天发的那些搞笑视频都是一个套路,看多了也就 那样;同学 C 的那些怀旧文在校内中横行肆虐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怀旧这种东西,偶尔搞一把就搞了,天天怀那就不旧了,不旧就 没必要怀了;“奇葩”同学 E 曾出不穷,慢慢见怪不怪了,更重要的是围观别人的生活并不会真正给自己带来多少乐趣;你今天写了篇日志,同学们纷纷留言“那时候真美好…”,你很兴奋和感动,可是你又发现当你们除了“那时候…”之外简直无话可说,知音似乎仍然遥不可寻;如此等等,不知不觉你会求解脱了,只是这个不知不觉可能意味着几年的时间。

除了校内,我甚至偏激的认为一切 SNS、即时通讯工具等都丝毫不能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哪怕它们让两个远在天边的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触手可得。看看你的 QQ,你是否经常隐身呢?你的好友是否大部分都在隐身呢?那些没有隐身的好友你们是否能说上话呢?你有多少兴趣去了解每天都在空间里频繁刷新状态的同学的学习生活情况? 事实上和你保持联系且还有话说得的只有那么几个人,而且即使没有 QQ、校 内等,你们还是会通过各种方法保持联系。有人问,你那么不喜欢 QQ,那你为什么还登呢?我想很多是不得不登陆的,就我个人而言 ,QQ 对我唯一的黏性在于班级的各种通知都在上面发布。QQ 漂流瓶、微信等等本来充满了各种牛逼创意的产品,将网络时代人们内 心的空虚彰显甚至放大到了极致。不过话说回来,能排遣人们的各种空虚寂寞, 也许本就是这些产品的价值所在。

总之,三年过去了,我觉得自己逃离校内的举动很明智。远离它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无须多言,谁逃谁知道!